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际观鸟节从2002年开始举办,丹东市政府通过每年一届的观鸟节呼吁社会团体及广大民众对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和建设给予关心、支持和爱护,为保护湿地、改善生态、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等功能。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且还因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自然环境,在全球同一生物带中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稀有性,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物多样性基地,也是一座永久的生物基因库。据统计,在这块肥沃的湿地中,生长着约365种植物,生存约有250种野生鸟类和76种鱼类等生态物种。 每年四、五月份的观鸟节期间,上万只候鸟便聚集在东港鸭绿江口湿地观鸟园,向游人集体展示它们在此地生活的壮观场面,此时候鸟翱翔,游人如织。 据了解,这些候鸟越冬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一带,飞到西伯利来繁殖后代。迁徙中,鸟儿们要从越冬地一次性不间断飞行到这里,直线距离大约6500公里。但受天气因素影响,它们实际飞行的距离大概在1万公里,飞行时间1周左右。期间它们(最大的4000克,最小的500克)不吃不喝,飞到东港湿地时体重将减少50%,所以,它们在东港停留,主要是补充食物,恢复体力,生态环境良好的东港鸭绿江口湿地是它们最好的加油站。 被湿地国际-亚太理事管理委员会列入的“东亚-澳大利亚涉禽网络”的鸭绿江口湿地,近年来,被无数中外鸟类专家誉为“世界上生态性保存最为完好和观鸟最佳地”,在这里共发现鸟类240种。每年,该湿地可支持50万只迁徙鸟类停歇、觅食,有240种之多,其中不乏黑嘴鸥、黑脸琵鹭等世界濒危鸟类。四五月份时,可以见到12万只候鸟齐飞,气势恢弘,场面极为壮观。观鸟园距离城市近,自然条件极佳,现已成为世界最佳最鸟地之一。每年的湿地国际观鸟节期间,都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观鸟爱好者、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考察及摄影创作。 |